1. 当前位置:主页 > 母婴

略
孩子确实有颗矫情,那般敏感又透明,全无隐瞒。爸爸妈妈的语言实际上在塑造她的性格。一个小故事:那天下班回家,闺女妙妙(笔名)正和院子里的小孩子玩耍。当我回家时,她兴奋地蹦跳着。我一边和她玩耍,一边和其他父母闲聊。渐渐地,我发现妙妙的话少了,而且看起来不开心了。用餐时间到了,我说:“妙妙,我们回家吧。”她回答:“不回家。”我讲:“为什么?妙妙是好孩子,跟母亲回来吧!”她很生气地说:“妙妙并不是好孩子!”我很奇怪:“为什么说妙妙不是好孩子?她最乖了,是好宝宝。”她更加生气:“妙妙并不是好宝宝。”我很迷惑不解,她怎么一会儿就改变心态?细心回忆,我突然想起——那是我与父母交谈的情景。有人说:“妙妙很有个性,常常见她在院子里哭。”我随口说:“对啊,她尤其不懂事,一直闹。”那时候,妙妙正在玩滑梯,我以为她没听到,谁想起她不仅听到了,而且对我的话不满意。接下来的时间里,妙妙常常很生气地说:“妙妙不懂事,并不是好宝宝。”我有意寻找各种机会夸奖她,她才慢慢回应到过去的开心和开朗。那时候妙妙刚满两岁,会说的话还不多,我一直以为她无法理解我的意思,没想到,我无意间在与他人客套时,给予她这样的语言伤害。从那时起,我不敢再把妙妙当做懵懂无知的小孩子,而是像对待成年人一样与她交流。在她身边时,我始终对她言行表示出极高的关注。此外,在她身边时,我还对朋友讲她表现得很好的地方,例如“妙妙非常爱干净整洁,玩具玩好了。”这些,逐渐我发现她也在努力地向她学习,不仅自己整理小玩具,还督促家里其他成员。孩子确实有颗矫情,那般敏感又透明,我的语言实际上在塑造她的性格。语言的发展趋势:先“听懂”,后“说得到”。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小宝宝就能传出更有意义的声调。但他们对语言的了解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6~8个月时听到爸爸妈妈说“抱一抱”,小宝宝会立即把手举起来等爸爸妈妈抱。妙妙的母亲认为孩子语言表述不够完善,可能听不懂成人的交流,实际上她忽略了孩子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小看孩子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否则会遭到妙妙的母亲的尴尬。许多父母由于孩子“说不出”,就认为他们“听不明白”,因此经常采用“俯视”的姿势和孩子交流。而适当的说话方式应该是“平视”的姿势——从孩子能够理解成人语句意图逐渐,就让他们和自己的交流。当孩子处于旁听者角色时,还应像重视和与自己有同样思维能力的成人一样,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大家经常见到,许多孩子害怕幼儿园,是因为父母无意间对幼儿园作出了负面信息评价,损害了孩子对幼儿园最初认知能力。语言的思维:平视的视角和平视的语言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个性品性。只有平视才能较为清晰而精确地洞察孩子的语言发展趋势、语言风格和个性气质,而在平视的基础上适当的评价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在判断力上,大家普遍认为在相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在气力和个性上更贴近。但少年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试验研究表明,这种判断是不正确的。一对同胞兄弟自小在一起长大,另一对同胞兄弟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长大后,前一对兄弟的个性差异非常大,而另一对兄弟的个性却十分相似。为什么会这样?少年儿童心理学专家解释说,是因为父母的日常言谈举止会危害孩子的心态和反映,而这种反映又会勾起和加强孩子的一些个人行为特性。前一对兄弟的父母对孩子的个性评价差别很大,而另一对兄弟的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趋同化。由此可见,孩子的个性差异与家庭氛围没有密切关系,却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有紧密联系。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俯视他们会让我们错过许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liuliulp.com/muying/23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